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2019年春季研讨会侧记

美利坚大学中文部  张晓全

        为期一天的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 (CLTA-NCR) 2019年春季研讨会于3月30日(星期六 )在乔治梅森大学主校区顺利召开。多年来,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致力于深入研究海外中文教学和推动教师间广泛交流,开展了多层次、跨区域的中文教育教学研讨、中文教学法研究、教师培训及教学评估等多项活动,成为大华府及周边地区中文教师的学术交流基地。初春时节举办的这次研讨会是学会奉献给大华府地区中文教师们的又一次交流研讨的良机。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文教学策略与实践研讨”(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for Effective Teaching)。研讨会由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主办,由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协办。大华府地区六十余名中文教师出席了会议,年会还吸引了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等地的中文教师参加。

Picture1.png

[部分参会讲员和学员在会场Lecture Hall合影       摄影:郝朋]

         星期六清早,乔治梅森大学校园仍一派宁静,天气乍暖还寒,但校园里处处都散发着初春的新鲜气息和勃勃生机。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的理事们在会长张晓霞老师的带领下,早早就开始忙碌起来。东道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的金晶老师一早也带领孔院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赶来会场帮忙,积极热情地为研讨会的开幕作准备。

早餐过后,张晓霞会长向到会学员表示欢迎,并简短致辞。她高度赞扬梅森孔院老师和志愿者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并对孔院给予学会的大力协助表示衷心感谢。张会长说,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和梅森孔院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更好地为华府地区的中文教师服务,正是本着这一共同目标,双方再度携手合作。她同时也感谢学员们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抱着好学求知的态度前来参会。

协助组织此次研讨会的苏丽霞女士 (Lucia Claster) 也亲临会场,并代表梅森大学孔院致欢迎辞。苏女士在致辞中说,欢迎所有老师们来到乔治梅森大学,并希望大家今天有所收获。她还为大家介绍了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现在梅森孔院工作的各位老师,以及前来帮忙的孔院志愿者。

金晶老师在接下来的介绍中说,梅森大学孔院是由梅森大学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合作开办的,北语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首屈一指,蜚声海内外。这次很高兴有机会再次与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合作。

令人欢欣鼓舞的简短开场之后,研讨会进入正式演讲环节。

首先出场的是于天昱老师。于老师是语言学博士,1997年开始从事国际汉语教学,2007年起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目前在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于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汉语教学法及社会语言学,目前研究兴趣集中在高级汉语教学法以及汉语话语分析。于老师曾获北京语言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语言大学优秀教学奖三等奖,并曾作为国家汉办公派教师赴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任教。

于老师的讲题是《任务型初级汉语教学》。她介绍说,国际汉语教学界最近十几年不断出现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引介、讨论和实践,其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此法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近年来,任务型教学在国内也方兴未艾,逐渐从英语教学界进入汉语教学,并越来越多地从高年级课堂向初中级汉语教学延伸。

于老师指出,根据中国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完成具体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学习成就的一种交际语言教学途径。”  她从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出发,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从理论探讨、教学实践、教学任务、任务的评价、个人思考等方面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任务教学的要义。

谈到她个人对任务型教学的思考时,她认为,任务型教学的材料日渐增多,但老师们需要坚持教材为我所用的原则,应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对教材、教法做出相应的必要的调整。同时,任务需要精心设计,既要基于真实情况,又要能满足、适合教学所用,以期切实提高学生在真实语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

于老师的报告不仅分享了国内专家(包括于老师本人)在任务型教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引发了学员们关于如何将任务型教学引入课堂的思考。因为时间关系,于老师无法讲解更多教学案例,但她向参会老师们发出邀约,请他们参加将于4月20日在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教师工作坊,进一步了解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研讨会的第二位讲员是冷步梅老师。报告开始前,学会前会长谭大立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冷老师。她说,冷老师自2014年在香港国际学校初中部任教两年,之前还在蒙哥马利郡两所高中和一所初中教过九年,现在巴尔的摩区McDonogh School高中部任教。冷老师从2006年开始接触TPRS (“Teaching proficiency with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 阅读与故事讲述教学法) 之后一直使用至今。她是TPRS年会的教练之一,并曾多次在该年会、ACTFL年会和一些中文教师学会讲授CI (“Comprehensible Input” 可理解输入) 教学法。她已出版了十本根据CI原理所写的中文故事读物,对象是中文为二语的读者。

谭老师还提到,冷老师曾是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首届理事,是位全能型教师,不但在教学方面十分活跃,而且艺术设计等方面也十分在行,曾为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设计徽标。

冷老师的讲题是“Reading in a Chinese CI Classroom” (《在可理解输入法课堂中讲授阅读》)。她认为通读是学习语言最快最扎实的方法之一,是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但她强调,正如美国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Stephen Krashen所说,教授阅读理解的重点并不只是教学生认字;虽然阅读汉字必然牵涉到汉字,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自觉阅读是语言教育的基石。她说,教认字不难,最难是让学生学会热爱读书,并愿意主动去寻找读书的乐趣,热爱阅读,享受读书之乐,学生将受益终生。

冷老师在报告中分享了她通过多年课堂实践积累的一些有效做法与经验,包括Cold Character Reading、Free voluntary Reading和Embedded Reading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逐步尝到学习汉字的甜头,并且因为能看到自己在阅读方面的进步而提升内心的成就感。其结果是:学生们不但对汉字不再有畏难情绪,而且会主动去阅读学习。冷老师还通过生动的实际教学录像向学员们演示了如何在中文CI课堂上教授阅读。

Picture2.png

[部分参会讲员和学员在会场外合影,背景是有朋自远方来”       摄影:郝朋]

         午餐过后,上海杰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为大家介绍了公司最近推出的两个中美学习交流项目。之后,研讨会进入下半场。

研讨会的第三位讲员王志云老师是希望中文学校泰城校区的中文老师。王老师拥有十余年的中文学校任教经验, 从学前班、一、二年级班到汉语拼音班, 各个都教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王老师热爱中文教学,潜心学习,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王老师的讲题是《轻松愉快学拼音》。她认为,汉语拼音教学在汉语教学领域一直是个难点, 之所以说是难点, 是因为长期以来一些课堂的拼音教学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不愿意学,即便学了也不见成效。通过近几年的拼音教学经验,王老师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拼音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在朗朗上口的童谣中,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 不知不觉地学会拼音, 并能主动应用拼音, 为日后继续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王老师演示了她在拼音教学中使用的课堂活动,包括通过全身反应教学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让孩子们学习儿歌、童谣等。她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课堂实践,使老师们更有效地进行拼音教学。

研讨会第四位讲员李华老师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2003年起任职于北京语言大学,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教授过零起点和初、中、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课程类型有汉语综合(精读)、听力、口语、写作、汉字、汉语正音课、报刊阅读等。李华老师2015年-2016年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学一年,目前在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汉语词汇学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

李华老师的讲题是《面向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易混淆词辨析》。李老师介绍说, 她的报告是北语老师们正在进行的、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一个团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她的研究课题从该语料库中提取到两万多对混淆词,针对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高频易混淆词,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际出发,多角度探讨辨析的具体方法以及辨析原则,并提出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李华老师的报告条理非常清晰,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什么是易混淆词;“近义词”与“易混淆词”的关系;易混淆词的特点;易混淆词的类型;易混淆词辨析。李老师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抽取了很多生动的实例,并在现场与学员一起进行比较与讲解。这些例子深入浅出,很有代表性,因此学员们很容易就能将报告与自己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很好地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

各个讲员报告之后学员们踊跃提问,现场气氛活跃。一些学员还在报告后继续向讲员请教,与讲员互动。正如一位讲员所说,这样的互动对于讲员与学员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体验。

研讨会结束前,学会理事会成员、讲员和学员们围坐在一起,学会会长张晓霞老师和理事们认真听取中文老师讲述在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需要。理事们了解到老师们渴望在课堂管理、课堂活动和HSK考试方面得到更多指导与帮助。学会将在未来筹办研讨会时全面考虑老师们的需求。

最后,张晓霞会长还欣喜地告诉在座学员,今年将是大华府中文教师学会成立十周年。为隆重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理事会正积极筹备一次大规模的秋季年会,时间定于2019年10月19日(星期六)。我们真诚希望大华府及其它地区的中文教师和朋友们继续支持呵护年轻的学会,继续参与并支持,共同办好十周年盛会。期待在金秋十月、在庆祝学会十周年的秋季年会再度相聚!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九日十周年见!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